1、棲息于南大洋的鯨分為兩大類:須鯨類和齒鯨類,約有12種之多。較大型的須鯨有藍鯨、鰭鯨、黑板須鯨、縞臂鯨、巨臂鯨和露脊鯨等;較大的齒鯨有抹香鯨和逆戟鯨等。
2、其中個頭最大的是藍鯨,數(shù)量最多的是鰭鯨。巨臂鯨和露脊鯨現(xiàn)在幾乎被捕盡殺絕,幸存者為數(shù)不多。
3、鯨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較廣泛,幾乎南極輻合帶以南都有它們的蹤跡。他們的分布與磷蝦群的分布有密切關(guān)系。藍鯨主要分布在浮冰帶,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鯨和黑板須鯨,縞臂鯨可以在南極洲海域越冬,露脊鯨主要分布在亞南極地區(qū);齒鯨類分布在南極輻合帶,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
4、鯨的生活習(xí)性:
5、長須鯨習(xí)慣于獨自生活,同一海域中,雌雄共存。雄性長須鯨也可用“歌聲”吸引數(shù)百公里外的雌性長須鯨來到食物豐富的繁殖地與雄性長須鯨交配。由于鯨的“歌聲”頻率與某些軍用或商用聲納的頻率相仿聲納很可能會干擾長須鯨的繁殖,從而使這種本來繁殖率就較低的物種處境更加艱難。
6、角鯨,腹部呈白色,背部為黑色,并夾雜著藍灰色或黑灰色的斑點花紋,在它的頭上長著一個約1~2米的長角,實為牙齒,目前大多數(shù)人認為角鯨的長牙僅僅是一種第二性征的標(biāo)志而已,它類似于陸地上的雄性獅子頭上的鬃毛。(習(xí)性尚有待考察)
7、鯨魚原來被認為是在陸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后來因覓食問題,而“下?!保鄬嵭幸环蛞黄拗?,像“大翅鯨”通常單獨生活,而其他鯨魚也有群體生活的。他們懷孕期一般在12個月左右,一胎一子,幼鯨哺乳期為10個月,壽命約60~70年。
8、鯨魚回游在寒帶和暖代的一定水域,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線。夏天在寒帶生活,補充營養(yǎng)后,秋天時為了繁殖往溫暖海域開始移動。
9、鯨吃糠蝦、烏賊、魚等,而殺人鯨吃企鵝、海豹、海豚、鯨等,尤其喜歡吃鯨的舌頭。野生的殺人鯨性情兇暴,但從小飼養(yǎng)便可以馴服,智商頗高可以用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