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jié)氣?!吨袊煳哪隁v》顯示,1月5日17時14分迎來“小寒”節(jié)氣,標志著季冬時節(jié)正式開始。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節(jié)氣,也是陰邪最重的時期,“小心陰邪入體,春節(jié)前病倒”,小寒是最適合“溫補”的節(jié)氣,此時一定要注意養(yǎng)生!那你知道小寒要吃什么美食嗎?
臘八粥
每逢小寒節(jié)氣,飲食上“小寒”節(jié)氣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堆嗑q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毙『笈D八節(jié)也是同樣要吃臘八粥,之后便年味漸濃。
凍梨
凍梨是將普通白梨,冰凍變成烏黑色,洗凈之后,就能吃了,看上去黑不溜秋并不起眼,但口感清脆爽甜,入口難忘。
把幾個凍梨放在水盆里化凍,東北人把"化凍"叫成"緩"或"消",并因此形成一句歇后語,年三十晚上的凍秋梨----你找削(消)呀。
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卜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姜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菜飯
菜飯應該是老南京人最喜歡吃的東西,在蘇州,常州一過冬至也可以經(jīng)常吃到。
菜飯里面又有菜又有飯,味道咸香,非常美味。菜飯各家口味不一樣選擇的食材也不一樣。一般選用的蔬菜是矮腳黃青菜,肉類可以搭配咸肉,臘腸,板鴨等。菜飯的做法也會根據(jù)個人的喜好而不同,可以把菜肉米放在一起煮,也可以把菜肉炒好,然后和米放在一起煮。我個人喜歡第二種,這樣味道比較鮮香好吃,肉菜味可以充分和米混合在一起。吃菜飯的時候搭配一些辣醬,好吃的停不下來。
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jù)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yǎng)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母雞燉湯,搭配點養(yǎng)生材料會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點什么,紅棗、蓮子、枸杞、桂圓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藥、蟲草花,或者干貝、海米都行,味道都鮮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個小時,然后將上面的油脂撇去,雞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鍋湯底,或者早晨用雞湯煮面都不錯的。
糯米飯
在廣州一帶,小寒也有順應節(jié)氣的習俗美食,那就是糯米飯。
糯米性溫而且含糖量要比一般的大米高,冬天適量的吃一些糯米有助于健脾暖胃,對于食欲不佳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在小寒這一天,廣州人傳統(tǒng)上早飯都要吃糯米飯的。使用的米飯是用糯米和香米混合在一起做成的,一般的比例是3:2。
糯米飯做法和南京的菜飯差不多,用的食材一般也是臘腸,臘肉,他們還會加一些海鮮,比如蝦米,瑤柱等。先把菜炒好然后和米放在一起燜,米飯燜熟之后撒上一些蔬果丁再燜幾分鐘,最后撒上一些炒香的花生碎。吃糯米飯的時候如果覺得味道太淡,還可以撒上一些生抽調味拌勻就可以吃了。
黃芽菜
寒節(jié)氣習俗飲食有很多,吃糯米飯、臘八粥、飯菜、黃芽菜等等。下邊為大家介紹關于小寒節(jié)氣吃黃芽菜習俗吧。據(jù)《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qū)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chǎn),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