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國殺共有若干張牌,分別為:身份牌、游戲牌、角色牌、體力牌以及幾張空白身份牌、角色牌和游戲牌,游戲開始之前,要先挑選出與玩家數(shù)量相對應(yīng)的幾張身份牌,給每位玩家隨機分發(fā)一張身份牌。如果拿到主公,要立刻亮出身份牌,其他玩家的身份則一定要保密。
2、游戲共設(shè)置四個角色,分別是主公、忠臣、反賊和內(nèi)奸。玩家的勝利條件是根據(jù)拿到的身份牌決定的。主公的獲勝條件是消滅所有的反賊和內(nèi)奸,忠臣的勝利條件與主公一致,反賊需要殺死主公方可獲得游戲勝利。內(nèi)奸必須在反賊被全部消滅后,殺死主公即獲得勝利,若主公在反賊全部被殺死之前死亡,內(nèi)奸也會被判定為失敗。
3、挑選完身份牌,就要挑選角色牌了。三國殺共有25張角色牌,這些角色都是三國中的人物,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角色技能。角色牌上的勾玉個數(shù),表示這個角色的生命值。主公的生命值在他所挑選的角色的生命值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點生命值。
4、之后就可以開始游戲了,將游戲牌洗混,面朝下放成一堆,至于桌子中央,稱為牌堆。每一人從牌堆中抽取四張手牌,作為起始手牌。
5、游戲從主公開始,每人有一個游戲回合,按回合輪流進行。每人的游戲回合結(jié)束后,由他右手的玩家開始自己的回合。所有玩家的游戲回合都分為四個階段:判定階段、摸牌階段、出牌階段和棄牌階段。
6、玩家有時候可能需要進行判定,即其他玩家對該玩家使用了判定牌,例如樂不思蜀牌和閃電牌。這就是判定階段。
7、摸牌階段玩家需要從牌堆中抽取兩張手牌。
8、出牌階段可以反復出牌(個別手牌在出牌階段只能使用一次),直到玩家不能或不想再出牌。
9、棄牌階段則需要棄掉手里多于當前生命值的手牌(即拿在手上的牌)。也就是說,如果某一角色的生命值為三,所擁有手牌數(shù)為五,則需要棄置兩張手牌。
10、在棄牌階段之外的階段如果手牌超過生命值則不需要棄掉多余手牌。手牌數(shù)量小于或等于體力值時不能夠主動棄置手牌。比如說,某一角色的技能是可以在摸牌階段摸3張牌,那么在他的摸牌階段,就應(yīng)該是摸3張牌,而不是兩張。而如果規(guī)則與卡牌上所寫文字發(fā)生沖突時,應(yīng)保證角色技能>游戲牌文字>游戲規(guī)則。
11、如果游戲牌(牌堆被摸完),將所棄置的手牌洗混后重新使用。
12、如果某角色生命值降為零,則該角色死亡。死亡角色所擁有的手牌和該角色已裝備的牌及判定牌棄置到棄牌堆。死亡的玩家需要亮出自己的身份牌,并退出游戲。當玩家死亡后計算距離時,不計算已死的角色。
13、殺死反賊,任何角色都可獲得摸三張牌的獎勵。如果主公誤殺了忠臣,需要棄掉所有的手牌和已裝備的牌。
14、如果某一方達成勝利條件,獲得勝利,即本局游戲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