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shù)(cosφ)就是交流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相位之差(通常是電流落后)角度的余弦值。功率因數(shù)越高,電能的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數(shù)最高為1,表示相位差為零,全部電能都被負載所利用;功率因數(shù)最低為0,表示相位差為90度,全部電能都浪費在線路上了,一點也沒被負載所利用。交流電電路中,不管電壓和電流的相位關(guān)系,只看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叫“視在功率”,其單位是“伏安”(VA)或“千伏安”(KVA)。它不能考核出電能是否消耗,只能考核出電路是否在工作(也就是是否上電),例如變壓器的容量就是標明的“視在功率”,它標明了變壓器長期工作所能承受的電壓和電流的值。
衡量實際電能消耗的部分叫“有功功率”,其值等于“視在功率”乘以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余弦值(功率因數(shù))。單位是“瓦”(W)或“千瓦”(KW)。如果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為零度(同相,屬于純電阻電路)由于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為零,零度的余弦值等于1,“視在功率”與“有功功率”相等,無功功率等于零。衡量雖然有電壓和電流,但并不消耗電能的那個部分叫“無功功率”,其值等于“視在功率”乘以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正弦值。無功功率的單位是“乏爾”(var)簡稱“乏”,或“乏”的1000倍“千乏”(Kvar)。如果電壓與電流相位差正好為90度(正交)那么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的正弦值等于1(功率因數(shù)即余弦值等于0),“視在功率”與“無功功率”相等,有功功率等于零。
功率因數(shù)怎么計算?
視在功率S;有功功率P;無功功率Q;功率因數(shù)cos@(符號打不出來用@代替一下)。
視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無功功率Q 的平方)再開平方而功率因數(shù)cos@=有功功率P/視在功率S。